苏州市基督教使徒堂

圣灵降临后第一主日周二经课-2023年6月6日

501
发表时间:2023-06-05 21:17作者:黄牧师

诗篇29

(大卫的诗。)

1 神的众子阿,你们要将荣耀能力,归给耶和华。归给耶和华。

2 要将耶和华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归给他。以圣洁的妆饰(的或作为)敬拜耶和华。

3 耶和华的声音发在水上。荣耀的神打雷,耶和华打雷在大水之上。

4 耶和华的声音大有能力。耶和华的声音满有威严。

5 耶和华的声音震破香柏树。耶和华震碎利巴嫩的香柏树。

6 他也使之跳跃如牛犊,使利巴嫩和西连跳跃如野牛犊。

7 耶和华的声音使火焰分岔。

8 耶和华的声音震动旷野。耶和华震动加低斯的旷野。

9 耶和华的声音惊动母鹿落胎,树木也脱落净光。凡在他殿中的,都称说他的荣耀。

10 洪水泛滥之时,耶和华坐着为王。耶和华坐着为王,直到永远。

11 耶和华必赐力量给他的百姓。耶和华必赐平安的福给他的百姓。

诗篇29篇是一首赞美诗,歌颂掌管自然的耶和华。本诗与19篇相同,题材取自雄伟壮丽的自然现象,是《诗篇》中最早的诗歌。本诗可能用于住棚节或庆新年。诗中七次提到“耶和华的声音”,强调神话语的力量;指神临在气动山河的雷声中、护理自然与人类。神在雷电交加的大风暴中彰显,那种声音叫人望而生畏,敬而远之。然而如此威荣的神竟选中我们为祂的子民,圣徒不仅要聆听庄严的雷声,也要侧耳倾听神微小的声音。

1-2节诗人呼唤天上众军同赞耶和华。“神的众子”指众天使,他们是神的使者和仆人。他们被宣召来到神的宝座前,谦卑俯伏在地敬拜,承认神是荣耀及能力之源,使祂得着当得的荣耀,因祂是圣洁威荣的神。人若不将神所当得的荣耀归给祂,就会把神的荣耀归给假神或自己,这是神最憎恶的。因为神说: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,也不将我的称赞归给雕刻的偶像(赛四十二8)。以圣洁的妆饰敬拜耶和华,直译是“要敬拜那圣洁荣耀的耶和华”。

3-9节风云雷电中显威荣。诗人用一次强大的风暴来描写神的荣耀。这场风暴从西面的地中海大水之上刮起,向东猛烈地横过迦南地最北面的黎巴嫩和黑门山脉,再转向南方,震动最南面的加低斯的旷野。凡认识耶和华的,都要称说祂的荣耀。在本篇中,神七次用耶和华的声音(345789节)来显明荣耀,正如在创世记第一章中,神七次用话语来施行创造。无论是大自然的风暴、人类历史的风暴,还是我们生命中的风暴,都是神所兴起、神所使用的,每一个属神的人,都应当从风暴中倾听耶和华的声音,将耶和华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归给祂。

耶和华的声音响起的时候,最高、最美的香柏树首先被震破了。西连是黑门山的腓尼基名,意思是护胸甲。黑门山是以色列最北部的最高峰,海拔2814米,位于东黎巴嫩山脉的南部。黎巴嫩和西连都是连绵的群山。1967年六日战争以后,黑门山的南坡和西坡被以色列控制。地上最坚固的岩石地,也在风暴中震撼摇动,在风暴的冲击下如受惊的野牛犊震撼晃荡。加低斯位处犹大最南端。可见全地从这端到那端都被风暴所覆,即是全地都被风暴所象征的耶和华的声音覆盖。耶和华的声音使火焰分岔,形容雷电交加。惊动母鹿落胎也可译为使橡树摇动,树木落下叶子。当万物都在风暴中颤抖的时候,与神亲近的人却都称说祂的荣耀。因为我们知道这风暴的主人是我们的神,祂兴起风暴,是要让万事都互相效力(罗八28),让我们在阳光中能认识耶和华的声音,在风暴中也能认识耶和华的声音。因此,不信的人所看到的只是生命中的风暴、痛苦和难处,但信的人所看到的却是祂的荣耀。因神是那位掌管风暴和洪水的王;在飓风狂舞之中,我们更靠近神的心。无论世界如何变动,环境如何的不受我们控制,神仍是王,一切都在祂的掌握中。

10-11节全地的主;宣告神必赐福敬拜者。洪水原文只用来描述挪亚时代的大洪水,形容巨大的动荡。洪水泛滥之时,是以创世纪6-11章挪亚洪水为背景,强力暗示神是掌管大自然的君王。不管世界如何动荡不安,神始终坐着为王,掌管自然和历史,并审判罪恶,将力量和平安赐给属祂的人。因此,不管环境如何可怕,我们都可以放心,因为兴起环境的乃是我们的父神,祂要让我们在风暴中经历神赐力量来应对压力和困难,全能的神要拯救祂的众民,最终得享神赐平安的福,在基督里得着安息。

本诗就像一部交响曲,气势磅礴地奏响,却轻柔平安地结束;以荣耀归神开始,却以平安归人结尾。纵观历史我们看到,神通过对自然界所行的无比神迹显示了祂的权柄。神的能力,突破了洪水的困阻,我们要理解神的权柄有多大,可以帮助我们面对日常的问题。当我们感到自己软弱和有限的时候,不要失望,要记住神可以给我们力量。神控制受造物和使死人复活的权柄也与我们同在,祂会帮助我们突破生命中的难处。


约伯记3913-25

13 鸵鸟的翅膀欢然扇展,岂是显慈爱的翎毛和羽毛吗?

14 因它把蛋留在地上,在尘土中使得温暖。

15 却想不到被脚踹碎,或被野兽践踏。

16 它忍心待雏,似乎不是自己的。虽然徒受劳苦,也不为雏惧怕。

17 因为神使它没有智慧,也未将悟性赐给它。

18 它几时挺身展开翅膀,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。

19 马的大力是你所赐的吗?它颈项上挓挲的鬃是你给它披上的吗?

20 是你叫它跳跃像蝗虫吗?它喷气之威使人惊惶。

21 它在谷中刨地,自喜其力。它出去迎接佩带兵器的人。

22 它嗤笑可怕的事并不惊惶,也不因刀剑退回。

23 箭袋和发亮的枪,并短枪在它身上铮铮有声。

24 它发猛烈的怒气将地吞下。一听角声就不耐站立。

25 角每发声,它说呵哈。它从远处闻着战气,又听见军长大发雷声,和兵丁呐喊。

约伯记39章神问了约伯关于动物世界的几个问题。这是为了显示约伯的知识实际上是多么有限。神并非向约伯寻找答案,相反,祂是要使约伯认识并服从神的力量和主权。只有这样他才能听到神真正要向他说的话。

13-18节是让约伯思考鸵鸟的悟性。鸵鸟曾栖息于巴勒斯坦等地,至1940年代为止。现在却只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一带。鸵鸟的头部比身体小很多,故不灵敏;鸵鸟的胃非常结实,会随便吞吃石头,也很容易被简单的陷阱捕获。因此,阿拉伯谚语说:“蠢笨如鸵鸟”。但实际上,鸵鸟并不笨。鸵鸟把蛋留在地上,实际上是用沙堆的温暖孵卵。鸵鸟蛋需40日才能孵化,白昼被埋在温暖的沙堆中,黑夜则由雌雄二鸟轮流孵蛋,因为晚上气温急骤下降。鸵鸟不懂得选择安全的地方产卵,也不知保护幼儿,可说既愚蠢又没有悟性,且成了残忍待雏的象征(参哀四3)。鸵鸟似乎想不到蛋会被脚踹碎,或被野兽践踏,实际上是因为鸵鸟蛋的蛋壳非常结实,并不容易被压坏。鸵鸟似乎无视雏鸟的死活,忍心待雏,似乎不是自己的;虽然徒受劳苦,也不为雏惧怕。实际上鸵鸟在遭遇袭击时逃跑,可以把猛兽引开,而雏鸟可以平伏于地上隐蔽自己。动物的智慧都是神按着计划赋予的,创造主确实使鸵鸟看起来没有智慧,也未将悟性赐给它,但鸵鸟所领受的恩典却是够用的。鸵鸟虽然身驱巨大不能飞翔,但跑起路来比马还要快。奔跑的时速高达70公里,可以嗤笑马和骑马的人。人若以自我为中心,用自己的肤浅认识来论断一切,忽视神的恩赐,才是真正没有智慧和悟性的鸵鸟。有时我们会疑惑,神为什么要造象鸵鸟一样如此蠢笨的东西。所有的被造物都有自己的存在目的,这存在目的最终与神的护理相关,人有限的头脑是无法明白的。从壮观的动物到可笑的动物,都是神所创造的,从中让我们认识到所有生物的智慧也都在神的掌管之下。

19-25节是让约伯思考马的力量和勇敢。古代中东的马主要用于战争,并非日常使用的牲口。马的大力及无惧战争的勇气,是谁所赐?神问约伯是否他赐大力给战马;他颈项上挓挲的鬃,是否约伯给他披上的。约伯不能使马如此勇猛,约伯不能叫马跳跃如蝗虫。马的喷气之威使人惊惶。这里用极其生动的文笔形容了战马的勇猛与迅捷。当时的人们熟悉骑兵们的战斗场面。据说,早在主前二千年左右开始,马就在近东地区的战事与旅行中起了重要作用。大力:有超过简单的“力量”之意。此词有时用来指武士或战士所具有的勇气。挓挲指张开的鬃毛。大象、牛的力气很大,但都容易被惊吓,不适合在战场上使用。马不但力大,而且不怕刀剑。自喜其力:指以自己的力量自豪。马可在谷中刨地,一旦有事发生,它会出去征战。将地吞下:描写马奔驰飞快。这头骄傲的动物威严而不惊慌,发猛烈的怒气将地吞下,它不分呐喊、角声或箭袋和发亮的枪,听到声音便出去进战场。它不会因刀剑而退回,一发指令,它就会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。战争角声响起,它就发出高兴快乐的声音,勇敢的加入到前线的的战斗中。神创造这样适合争战的动物,既可以被用于自卫,也可以被用作侵略。人若以自我为中心,用自己的简单标准来判断创造主的善恶动机,才是真正想不顾一切脱离神约束的马。


哥林多前书124-13

4 恩赐原有分别,圣灵却是一位。

5 职事也有分别,主却是一位。

6 功用也有分别,神却是一位,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。

7 圣灵显在各人身上,是叫人得益处。

8 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。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。

9 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。还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医病的恩赐。

10 又叫一人能行异能。又叫一人能作先知。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。又叫一人能说方言。又叫一人能翻方言。

11 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,随己意分给各人的。

12 就如身子是一个,却有许多肢体。而且肢体虽多,仍是一个身子。基督也是这样。

13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,是希利尼人,是为奴的,是自主的,都从一位圣灵受洗,成了一个身体。饮于一位圣灵。

本章至14章讲教会中属灵的恩赐。恩赐与人的天然才能不同,是圣灵所赐,为要建立教会。本章讲到恩赐的本质与功用,保罗特别强调不同恩赐的来源与应有的配合。恩赐虽多,但出自同一位圣灵;肢体虽多,但隶属同一个身体。

4-7节恩赐原有分别,但主是一位。圣灵、圣子、圣父,三一真神都在教会里面工作,将恩赐给人。属灵的恩赐各人领受不同,但都是为了成全一个目的:教会得造就。恩赐是一种出于恩典的赏赐,圣灵藉此使用人,让他服侍教会。恩赐的运用是圣灵显在人身上的证明。但恩赐都是圣灵随自己意思赐给人的,本身并没有大小之分,也没有价值高低之别。人不可以凭一个信徒身上显出恩赐的多少,来评价他属灵的地位。不同恩赐的人应该彼此合作,互相补足,充分发挥。哥林多信徒把恩赐看为自夸的本钱,有了某种特别的恩赐就沾沾自喜,以为高人一等。但不同的恩赐都是同一位圣灵所赐,圣灵是不会自我争竞的,所有的恩赐都是为着神永远的计划而赐下的。职事在原文和执事同一字根(腓11),就是服侍的意思。功用指圣灵工作所彰显的能力。神“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”,目的是为着成就同一位神的计划。因此,信徒绝不能以恩赐来分门别类、自高自大。叫人得益处,又可译为叫全体得益处。圣灵赐给各人的恩赐各不相同,但目的都一样:不是为了叫人自夸或陶醉,而是为了叫全体得益处,“为要成全圣徒,各尽其职,建立基督的身体”(弗四12)。因此,一切对建造教会可有可无的特长或才能,都算不得恩赐。

8-11节是恩赐的列举。保罗强调智慧和知识的言语是恩赐,但不是说智慧和知识本身是恩赐。智慧的言语和知识的言语是用来帮助教会心思成熟,作重要决定或确定行动路线。智慧的言语比知识的言语需要更深属灵的程度和启示。信心并不是指信主的得救信心,而是指负起重大任务时须具备的特别大的信心,在某件事上明白神的应许,确信绝不至落空。医病的恩赐指超自然的医治能力。就是不用药物,能叫人的疾病痊愈。这在初期教会里头是一种比较普通的恩赐。行异能指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行神迹。作先知指先知讲道,传讲神的话,包括讲道和说预言。辨别诸灵指分辨圣灵和邪灵(约壹四1)。说方言指未经学习而说起别国的话来(徒二4-11)。翻方言指将人所听不懂的方言翻译成众人所能明白的话(十四13)。信徒获得不同的恩赐,并不是自己努力或追求的结果,而是圣灵为着造就教会、叫人得益处,随己意分给各人的。虽然我们可以祈求恩赐,但圣灵要赐下何种恩赐,则不是我们自己能挑选的。因此,我们可以切慕属灵的恩赐(十四1),但只可以追求爱,不可高举某种恩赐。我们若单单重视某种恩赐、苦苦追求某种恩赐,就是越过了界线,不尊重圣灵的权柄。上面陈述了圣灵的9种恩赐。让我们认识到圣灵的恩赐是:一、神按己意分赐给各人的;二、应从爱人的动机出发,使用恩赐;三、为了教会的益处应节制,不能滥用恩赐。

11-12节教会是完整的,如同一个身体。基督是这个身体的头,信徒是肢体。正如身子是一个,却有许多肢体,教会里的信徒也是各不相同的;又如肢体虽多,仍是一个身子,各不相同的信徒在基督里也是合一的,成为这个大身体上的一分子。圣灵把不同的恩赐分给这些各不相同的肢体,就是要许多肢体彼此配搭,显明基督身体的见证。犹太人和希腊人代表种族、语言、文化和宗教的不同,为奴的和自主的代表社会地位、贫富、身份和成就的不同。圣灵把神的儿女都浸成一个身体,合而为一,超越了任何属世的差异。

从一位圣灵,表明惟有圣灵在其中做工,受洗才真正有意义。从一位圣灵受洗即灵洗,指从圣灵重生。饮于一位圣灵,说明圣灵和信徒之间关系,如同身体的生存需要喝水一样,信徒的灵魂也绝对有必要与圣灵交通。如每一个信徒都从圣灵受了供应,接受恩赐,显明肢体的功用,彼此配搭,就能活出身体的见证。因着圣灵的作为活出和谐、合一的生活。


生活应用

林前12:4-11恩赐是圣灵赐给每一个信徒的一些特别能力,用来建立教会的工作。所有恩赐都来自圣灵,为了建立基督的教会。但在哥林多教会,恩赐不但没有使教会建立和合一,反倒令教会分裂。因为它变成了属灵能力的象征,引起竞争,有恩赐的人,被视为是更属灵的人。这是严重地误用了恩赐!恩赐的原意是用来帮助教会能更有效地发展,而不是用来分裂教会。我们不能按自己的方法来运用恩赐,而忽略了别人,或者藉恩赐来辖制别人,寻求个人的益处,这样教会就会分裂。


今日金句

哥林多前书124-6恩赐原有分别,圣灵却是一位。职事也有分别,主却是一位。功用也有分别,神却是一位,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。


今日祷文

亲爱的天父,我们要将你的名所当得的荣耀,都归给你。求你使我们以圣洁的心来觐见你,来称颂你。你的大能威震天地,万物都服在你的权柄之下,求主使我们降服于你。求主赐我们有自知之明,在你面前常存谦卑的心,使我们领受你的教诲,能增长生命的智慧。求主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,在基督里的生命不断成长。求主圣灵装备、启迪我们,使我们能更好地事奉。求主使我们饮于一位圣灵,彼此联合,发挥自己的恩赐,将救恩的福音传扬出去。求主赐我们力量,在我们的心中做王。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。阿们!

分享到: